12月9日至15日,山东省开展第二次电力现场连续送电运行和试结算。本次调功中,11日13时前首次出现-40元/MWh的价格。
在这次试运行中,山东供热单位占有很大比例。为了保证供热安全,在电力现货市场中,许多机组被选为供热机组,放弃了定价权。从每天12点到13点,电网光伏发电量高,系统中定价单元太少,供需比过大,因此零价格单元作为系统的定价单元出现。此外,该系统还有负电价。此时的实时电价为0元/MWh。
试运行期间,由于风电出力较大,超过预期影响,12月9日1:00至5:00,实时结算价格出现4小时零价。毫无疑问,日前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会对电价产生影响。
整个试运行期间,电价前低后高。虽然12月15日是周日,但全天的前一天和实时电价分别为399.15元/兆瓦时和438.71元/兆瓦时。事实上,这个价格是七天来最高的。从下图所示分时电价来看,由于系统负荷高于日前预测的影响,当日各时段的实时结算电价均高于日前结算电价。
12月9-15日前结算均价最高为399.15元/兆瓦时,最低为264.68元/兆瓦时,平均为350.491元/兆瓦时。该价格比基准价低44.41元/兆瓦时,比9月份首次7天送电的日前均价高20.18元/兆瓦时。
12月9日至15日,均价实时清仓,最高限价438.71元/兆瓦时,最低限价305.64元/兆瓦时,均价371.73元/兆瓦时。比基准价低23.17元/兆瓦时,比9月份首次7天送电实时均价高 50.69元/兆瓦时。
受2020年长协即将启动的影响,山东省火电企业普遍惜售。为避免本次试点结算的低现货价格将影响明年的电价。
为了规避风险,必须锁定中长期电力交易收入。我们愿意正确看待现货价格的变化,使山东电力现货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