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消息,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558 ST锐电)于 2020 年 4 月 13 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0】0348 号)。ST锐电股票已连续 20 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触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14.3.1 条规定的终止上市条件,应当予以终止上市。ST锐电股票将自4月14日开市起停牌,上交所将在此后的15个交易日内召开上市委员会进行审议,并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作出相应的终止上市决定。
以下为公告原文: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 2020 年 4 月 13 日,你公司股票已连续 20 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触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14.3.1 条规定的终止上市条件,应当予以终止上市。你公司股票将自 4 月 14 日开市起停牌,本所将在此后的 15 个交易日内召开上市委员会进行审议,并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作出相应的终止上市决定。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17.1 条的规定,现就相关事项要求如下:
一、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勤勉尽责,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二、公司股票被本所摘牌前,公司和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继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股票上市规则和本所其他文件,并履行相关义务,披露重要信息。
三、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积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四、前期公司股东与中俄丝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协议明确如公司未能成功保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则表决权委托协议自动解除。我部前期发函问询本次权益变动相关事项,公司及信息披露义务人未能按期回复。鉴于公司当前已触及终止上市情形,控制权变更事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相关方应尽早明确表决权委托事项后续安排,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充分揭示存在的风险事项,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
五、公司应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4.3.28条等规定,尽快聘请主办券商,做好公司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具体安排和信息披露工作,确保公司股票在摘牌之日起45个交易日内可以挂牌转让,保护投资者股份转让权利。
请公司收到本工作函后立即披露。退市相关工作对投资者影响重大,你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实际控制人应当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勤勉尽责,认真落实本工作函各项要求,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公告。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0年4月13日
华锐风电的创始人名叫韩俊良,江苏盐城人。随着全球气温不断的上升,人们的节能问题迫在眉睫。于是联合国在1997年的时候,制定了《京都议定书》,中国也成为了其中的缔约国之一。而节能减排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展风电业务。可是当时国内经济发展还不是太好,也没有想要的风电企业,所有的风电设备基本都靠进口。
为了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创业,也为了拉动国内的经济发展,更好的配合联合国的减排协议,发改委决定,所有风电站的设备国产率必须达到70%以上。一时之间,风电行业成为了当下最火热的行业。而韩俊良就是这个时候,抓住了风口,进入了风电行业开始创业。2006年,华锐光电正式成立!
韩俊良是一个十分具备商业眼光的人,他总是能踩准政府的政策,所以短短四年时间,华锐光电就成为了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风电企业。2011年,华锐风电上市之后,更是创造出了A股有史以来的最高发行价90元。一时之间,华锐光电成为了最受投资者追捧的高光股票。
华锐风电上市之后,市值一度高达900多亿,甚至逼近千亿,韩俊良的身价也随之大涨。然而,风光的日子似乎总是很短暂,上市之后的华锐风电,并没有如投资者预期的一般继续发光发热,反而开始走起了下坡路。随着加入风电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之后,风电行业开始陷入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随后,华锐光电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下滑,再加上安全事故等问题的频发发生,更是让风电行业陷入了水生火热,华锐光电这个曾经的巨头,也开始失去了昔日的光辉,跌落神坛。一年之后,创始人韩俊良变辞去了总裁的职位。之后,华锐光电就开始陷入了频换更换领导人的怪圈,公司股价更是一泻千里。
9年上市路尽
从900亿元市值的风电明星股,蜕变到如今不足40亿元市值的垃圾股,华锐风电9年上市路历尽波折。
2011年初,华锐风电登陆上交所,每股90元的发行价堪称当时主板“最贵新股”,一时风光无两。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华锐风电上市首日股价即告破发,盘中最高88.8元的价格,竟成为其股价的最辉煌时刻,参与打新的小散和机构悉数被套。
复盘ST锐电9年来股价走势,上市第二年其股价就已狂跌至7元左右,此后漫长的8年时间里,股价一直十分“稳定”,再也没有高过10元。在小散股民眼里,华锐风电是不折不扣的“绞肉机”,再也没有给他们反弹解套的机会。截至2019年9月30日,ST锐电股东人数仍有20.26万户。
2017年,ST锐电就在退市边缘徘徊。自2018年10月以来,ST锐电更是四度击穿“1元生死线”。只不过,ST锐电这次没能继续扛下去。
自救“觅主”失败
作为行业龙头,华锐风电主营风力发电设备,在其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中,华锐风电称年销售额203亿元,利润额19亿元。可上市之后,公司业绩马上变脸。2011年的业绩显示,华锐风电营收腰斩,净利润大跌70%。2012年,营收再度腰斩,净利亏损近6亿元。
2013年,华锐风电更是被曝存财务造假行为,遭証监会立案调查。调查结果令人目瞪口呆:华锐风电为粉饰业绩,2011年虚增营业收入24亿元、虚增利润2.78亿元,佔当年利润总额的38%。
在近期公告中,ST锐电表示,近年来公司业务整体呈萎缩态势,一直在积极寻找可以给公司带来产业协同效应的合作方,以图自救。
今年3月31日,华锐风电称,公司股东 大连重工(3.230, 0.01, 0.31%) ·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华中泰投资有限公司、萍乡市富海新能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将其所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中俄丝路和中俄发展。如此一来,后者将可实际支配的公司表决权佔公司总股本的22.69%。公司控制权将从无实际控制人、无控股股东变更为王峰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中俄丝路和中俄发展拥有公司最大表决权份额。
但由于权益变动信息未能及时披露,ST锐电被北京証监局採取行政监管措施,责令中俄丝路和中俄发展暂停收购,在改正前不得对实际支配的股份行使表决权。ST锐电“觅主”的如意算盘落空。
野蛮扩张苦果
从激进扩张到产能过剩,风电巨头陨落的背后,是整个风电行业大环境的变迁。大约2005年开始,国内风电市场迅猛发展。在此风口之下,2006年华锐风电成立,在资本的助推下野蛮扩张,迅速成为风力发电设备龙头。上市前两年,华锐风电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风机设备供应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快速扩张为华锐风电埋下祸根。随着风电市场日渐饱和,风电产能已严重过剩。实际上,从华锐风电上市开始,国内风电行业就已经开启调整周期,风力设备并网监管和项目审批均呈收紧态势。
多年花式自救
在股价方面,随着造假爆出和业绩恶化,ST锐电股价一泻千里,在2015年大涨后急转直下,从2017年起,公司的股价便在1元左右波动,期间共有两次跌至1元以下。
2018年10月,ST锐电股价跌穿1元生死线,并且连续11天股价低于面值,在紧要关头,ST锐电以不超过1.2元/股的价格开始回购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不高于2亿,回购股份数量占总股本的0.69%―2.76%。随后,ST锐电股价回升至1.03元。
2019年11月5日,ST锐电为挽救再次濒临1元的股价,再次推出回购公司股份预案,使得ST锐电股价一路小幅上涨,在今年1月9日达到本轮的高点1.18元/股。但是随后股价又接连下跌,持续徘徊在1元附近。
2020年1月22日晚间,ST锐电发布2019年业绩预减公告,预计盈利2323万元到3484万元,同比减少81.13%到87.42%,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取得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大。
业绩预减进一步加剧了ST锐电股价向下震荡。在3月16日,ST锐电收盘价为0.99元/股,低于1元。
ST锐电的上市地位不保,而从行业大背景来看,随着平价上网推进和补贴退坡,主机商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对装机量小、市场份额小的ST锐电来说,未来成长空间也有限。
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陆上和海上风电的电价及补贴期限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 年底是陆上风电补贴的最后期限,行业年内将进行最后一轮补贴抢装。
天风证券认为,长期来看,市场现状将反映出风电在绝大多数市场上已达到商业水平。风电产业正在向更成熟、无补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转型,导致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并推动行业进一步整合。2023-2024 年大概率是行业发展相对艰苦的时期,若装机量低于18GW,将对主机厂造成打击,行业进行新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