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历久弥新红色的血脉,凝结团结奋进力量,争做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电力工程先行官,搭起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运输清洁充沛的电能。

星星之火迸发光明力量
红色的指向标,引导江河奔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面对基础薄弱的电力网基础,江苏电力职工点燃了前所未有斗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好66KV骨干网架、60年代投运首条220KV线路、70年代末220KV电力网我省联通……有了“我省一张网”,江苏省的电能运输动脉日益强健。
改革开放后,江苏电网建设也伴随着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1988年,500KV徐州市—上海电力线路工程建好投运,徐州市煤电源源不断地送往苏南、上海,江苏电网主干网架也升级至500KV。2000年,500KV山西阳城—江苏淮安输变电工程建好投运,山西省煤电跨越千里,送入江苏省大地。
为民服务点亮幸福生活
经过一代代电力网人勤奋努力,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江苏省大部分城市居民过上了“有电生活”。但是,仍有不少“无电村”靠着昏暗的煤油灯度过黑夜。依照党和国家、国务院部署,江苏省又开展了多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1996年5月27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季安村最后一段供电线路合闸送电,季安村无电的历史终于圈上了句号,江苏省也完成了我省行政村“村村通电”。
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趋势,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二十世纪90年代初,冰箱、彩电等电器产品逐渐开始普及,民用电需求迅速增加。到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和农村有电送不进、用不上的用电“卡脖子”等问题日益凸显。
清洁低碳助推绿色发展
江苏省是资源小省、用能大省。加速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为中心的城市能源发展趋势新格局,是我省转变成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国家电网江苏电力落实国家电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源、网、荷各层面开展先行试点,为江苏省率先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做出有益探索。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党的领导下,江苏电力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趋势成绩,我省用电量超过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推进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用绿色环保电能保护绿水青山,为描绘锦绣江苏新画卷贡献国家电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