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业待兴中艰难起步,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破浪乘风前行,在科学发展中见证辉煌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上阔步前行。回顾历史长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青海电力工业生产奋勇向前、筚路蓝缕,造就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辉煌成就,书写了一次又一次新的奇迹,在高原地区大地上,将一片光明洒向千家万户,照亮百姓心田。

青海省电网由小到大从弱到强
中国改革开放前,青海省电力行业经营规模很小,国民政府在西宁市开办的火电厂仅有3部中小型柴油发电机,存储容量共87千瓦,发电量主要供少部分政府机构照明。伴随着西宁市用电量需求量不断地增加,1943年前,西宁市水力发电站厂开建,并且在1945年10月正式发电量。
能源结构从单一到多元从“跟跑”到“领跑”
从柴达木盆地到三江源,一排排风力发电机组正不舍昼夜地运转,东风劲吹、绿电潮涌。一座座太阳能光伏电站矗立在高原地区大地,心之所向、逐日蓄能。1976年,万里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开工建设,拉开了青海省电网从单一电源向新能源转型的序幕。
改革创新从勇于尝试走向开放从高原地区走向世界
伴随着青海省首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工作项目建设,海西团鱼山售电公司收到第一笔电费,意味着自2016年起,历时5年的团鱼山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工作工程项目全面建设完工,开始正式运营。这也是深入开展电力工程体制改革以来,增量配电试点工作向社会开放后,国网青海电力与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联合体后中标的第一个增量配电业务工程项目。
历史车轮向前,创新永不止步。“十三五”以来,国网青海电力瞄准电力工程前沿科技和关键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担负国家重点产品研发工程项目8项、省部级科技项目59项,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有限公司及以上科技进步奖32项,同比提升23%,总计拥有授权专利722项,同比提升191%,这其中发明专利16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