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服务乡村振兴是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文化理念的重要体现。今年,国家电网新疆省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项目投资63.11亿元实行农网改造升级,加固居民用电配套设施短板,全力贴心服务城镇化发展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农网改造升级增加致富动力
独具特色旅游业和民俗产品算得上是“黄金搭档”。在新疆省,馕是最接地气的食品类之一,拥有 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馕行业是名副其实的便民行业。因此,发展馕行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一条行得通的致富之路。
在新疆省众多城镇,打馕农业合作社随处可见,吸纳的就业相关工作人员也极为可观。伴随着电气化新时代的到来,农业合作社相关工作人员选用智能电馕坑,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不仅仅大幅提高了民族特色食品类的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用工成本,还解决了传统式手工操作所带来的食品类污染等问题。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古勒巴格乡红光村,阿依古丽火焰高小油馕专业合作社是生意最红火的地方,每天约有4000个“尉犁小油馕”从这里走向市场。农业合作社还承包了村里的馕品销售,单日营业额过万元。
电气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国家电网新疆省电力工程精准服务下,新疆省的200余家轧花企业中,近60%已实现电烘干处理改造,棉花电烘干处理技术推广已初具规模。在生产过程中,电热风炉不产生明火,自动化程度高,不仅仅操作方法简便,还有效的提高了棉花烘干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同时,电热风炉热效率达95%以上,在运行过程中无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更加绿色环保。
“乡村振兴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美好的生活希望。我由衷地感恩党和国家,感谢供电公司。”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农村合作联社负责人张海兵说。
在最新型供电服务体系指导下,国家电网新疆省电力工程深入开展“阳光业扩”工作,简化流程环节,营销推广小微企业“三零”贴心服务,引导客户合理确定报装容量,实现农村地域1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
国家电网新疆省电力工程精准定位地域特色产业,可以通过营销推广农村电气化工程项目,推动以绿色环保、低碳、清洁、高效为特点的现代农业能源转型发展,持续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电力工程支撑,提升地域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实现供电贴心服务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